like to see the new MTR route map. getting more complicated just like a big metropolitan city.
合併前的地鐡轉乘站,全部都是「兩線並合式」,沒有「十字分割式」的(知不知我在說甚麼?)。合併後有十字式了。這是很有趣的:我們憑甚麼認為沒被看見的東西存在?不單指地方,也不單指被看見前的東西。我看見一棵樹,它存在(先假設看得見的就存在),我閉上眼,樹會不會其實消失了,待我一睜開眼時,它又馬上出現?
對呀kafailo,也有留意那十字分割.猜是因為graphic上的考慮.另給你另一個問題,怎樣才能知道你看的藍色和我看到的藍色是一樣的?
可以訴諸另外一個共同標準嗎?例如找個Pantone色板,叫甲乙指出他們看到的藍色的Pantone值p。既然甲=p,乙=p,那麼甲=乙。我們可以假設同一個人見到兩個顏色相同時是知道它們是同顏色的,不然我們便要討論甚麼叫相同顏色,和世上究竟有沒有相同顏色這回事。
其實是有點tricky, 因為顏色都要靠外在的標準去界定,而我們無法知道大家感受的顏色是否一樣.就如,即是同樣是10度,大家主觀感受到的氣温不一定一樣
如果你說的「graphic上的考慮」指的是純美學上的考慮的話,那,不是啊。觀塘線、港島線、將軍澳線和荃灣線(太子至金鐘)形成一個封閉的環。如果有條新線,在環內和環外都有站(如東鐵的紅磡和沙田),那麼這條新線必會和環交疊。既然兩線交疊,好應該設轉乘站吧。這個轉乘站便只能是「十字分割式」。它可以兩線並合若干個站,但最後始終得十字分割。
另不明為甚麼這是「有點tricky」呢?又另一個問題:如何知道兩人看到在觀感上相同的顏色呢?即是兩色在第三者看來可能不同,但分別給兩人看時,各自給予各人相同的印象。能不能做到呢?做到時怎樣知道呢?
Post a Comment
7 comments:
like to see the new MTR route map. getting more complicated just like a big metropolitan city.
合併前的地鐡轉乘站,全部都是「兩線並合式」,沒有「十字分割式」的(知不知我在說甚麼?)。合併後有十字式了。
這是很有趣的:我們憑甚麼認為沒被看見的東西存在?不單指地方,也不單指被看見前的東西。我看見一棵樹,它存在(先假設看得見的就存在),我閉上眼,樹會不會其實消失了,待我一睜開眼時,它又馬上出現?
對呀kafailo,也有留意那十字分割.猜是因為graphic上的考慮.
另給你另一個問題,怎樣才能知道你看的藍色和我看到的藍色是一樣的?
可以訴諸另外一個共同標準嗎?例如找個Pantone色板,叫甲乙指出他們看到的藍色的Pantone值p。既然甲=p,乙=p,那麼甲=乙。
我們可以假設同一個人見到兩個顏色相同時是知道它們是同顏色的,不然我們便要討論甚麼叫相同顏色,和世上究竟有沒有相同顏色這回事。
其實是有點tricky, 因為顏色都要靠外在的標準去界定,而我們無法知道大家感受的顏色是否一樣.就如,即是同樣是10度,大家主觀感受到的氣温不一定一樣
如果你說的「graphic上的考慮」指的是純美學上的考慮的話,那,不是啊。
觀塘線、港島線、將軍澳線和荃灣線(太子至金鐘)形成一個封閉的環。如果有條新線,在環內和環外都有站(如東鐵的紅磡和沙田),那麼這條新線必會和環交疊。既然兩線交疊,好應該設轉乘站吧。這個轉乘站便只能是「十字分割式」。它可以兩線並合若干個站,但最後始終得十字分割。
另不明為甚麼這是「有點tricky」呢?
又另一個問題:如何知道兩人看到在觀感上相同的顏色呢?即是兩色在第三者看來可能不同,但分別給兩人看時,各自給予各人相同的印象。能不能做到呢?做到時怎樣知道呢?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