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度唔可以影相噃」保安說.
早前在一個關於時裝的展覽,參觀者一臉不悅的離開.但不久又回頭偷偷拍下展品.難道真的愛那展品到非拍下來不可?
記得旅行時聽過這個故事.在少數民族聚居地,一個美國人在沒有取得同意下拍攝當地人.被拍者嘗試逃避鏡頭,美國人提出要給錢他.友人拿起手上的相機近距離拍攝那個美國人,美國人不悅的問他在拍甚麼.友人則示意給錢他...
是拍照來得太容易嗎?是我們不尊重別人嗎?
是因為相機普及嗎? 網誌的普及嗎?
就算是拍下來,會看嗎? 自己的情況是,從前已不常翻看拍下的照片.現在照片的量倍增,看的機會更是少之又少.反而小時候的家庭照就會珍而重之
Sunday, September 27, 2009
Wednesday, September 23, 2009
Sunday, September 20, 2009
Sunday, September 13, 2009
名古屋一個窿:坐在另一邊
兩年前沒有想到會坐在另一邊.
今天跟10多個陌生人分享在名古屋的生活,有的走的時候還很迷惘,有的括然開朗.
他們當中甚麼人都有,有中五畢業的,有工作了幾年的,有10年前己到日本留學過的,有經媽媽的電話從澳洲致電的.他們大都會問:「一年考唔考到一級」、「名古屋悶唔悶」、「學左日文對揾工有冇幫助」、「用左幾多錢」.能夠答的我都儘量答.畢竟,前路未明總想有人稍給提示.不過縱使他們沒有問,我覺得學校能給大家的其實不會差太遠.除了講講老師如何讓沈悶的文法課變得有趣外,主要推介反而是這間學校的課外活動,Homestay的體驗,名古屋可以找到趣味.在名古屋附近旅行時與當地人的對話.
講了一整天,講得喉嚨也涸了.同桌的畢業生說那當然,因為我很長氣.不過,就是覺得值得.兩年前的同一個場合,我坐在另一邊,聽著當年的畢業生介紹.
老師從名古屋帶來了名物手羽先味道的仙貝和小時候粉糖.味道不特別好.只是,那是從小時候的和名古屋回來的味道.
今天跟10多個陌生人分享在名古屋的生活,有的走的時候還很迷惘,有的括然開朗.
他們當中甚麼人都有,有中五畢業的,有工作了幾年的,有10年前己到日本留學過的,有經媽媽的電話從澳洲致電的.他們大都會問:「一年考唔考到一級」、「名古屋悶唔悶」、「學左日文對揾工有冇幫助」、「用左幾多錢」.能夠答的我都儘量答.畢竟,前路未明總想有人稍給提示.不過縱使他們沒有問,我覺得學校能給大家的其實不會差太遠.除了講講老師如何讓沈悶的文法課變得有趣外,主要推介反而是這間學校的課外活動,Homestay的體驗,名古屋可以找到趣味.在名古屋附近旅行時與當地人的對話.
講了一整天,講得喉嚨也涸了.同桌的畢業生說那當然,因為我很長氣.不過,就是覺得值得.兩年前的同一個場合,我坐在另一邊,聽著當年的畢業生介紹.

Thursday, September 10, 2009
Monday, August 24, 2009
名古屋一個窿: 二度陌生
「係囉~果年唔响香港」現在碰上沒有印象的事,可以這樣的說.
回到闊別一年的城市,觀察變得敏銳.就像某天坐車經過九龍塘,發現又一城對面多了一座商廈.隨口問同事那是甚麼大廈.同事說:「唔知喎!」
一直在身邊的,就會習慣.這次因為離開了再回來,發現城市面貌在變.中環、尖沙咀、添馬艦,甚至是大廈的電梯都變得會講話.反而,西九還是一塊地.食物的調味,無論是甜是咸,味道都較濃.講話的方式,直接,可以說多一點摩擦,也可以說少一份造作.
當然,最不同是第二次尋找生活的節奏.就有點像當年畢業,沒有了宿舍,沒有了學生身份,沒有了每天一同吃飯消夜攪活動的同學.然後努力透過一份工作建立一個身份.這次,是自己把一切都放開,銀包裏只需一張月票一張身份証,過著的是學生生活,身邊的朋友都是十多二十歲的年青人.連自己也感染到那份氣息.也難怪別人說看起來較出發時年輕一點,心態改變不可話沒有關係.
回來後,不是plug-and-play,也許身邊的圈子都慣了沒有這個人.自己亦有一套消磨一個人時間的方法.只有放輕步伐慢慢來.而工作,幸運地找到跟離港前差不多的工作,不過,就是覺得不一樣.是還沒累積壓力,是價值觀變了,都有可能.肯定的是不想像從前那樣長時間工作.間中會想起在名古屋的宿舍內看著的一片藍天.那片藍天是熟悉的,電腦上windows的那片藍天wallpaper,是陌生的.
回到闊別一年的城市,觀察變得敏銳.就像某天坐車經過九龍塘,發現又一城對面多了一座商廈.隨口問同事那是甚麼大廈.同事說:「唔知喎!」
一直在身邊的,就會習慣.這次因為離開了再回來,發現城市面貌在變.中環、尖沙咀、添馬艦,甚至是大廈的電梯都變得會講話.反而,西九還是一塊地.食物的調味,無論是甜是咸,味道都較濃.講話的方式,直接,可以說多一點摩擦,也可以說少一份造作.
當然,最不同是第二次尋找生活的節奏.就有點像當年畢業,沒有了宿舍,沒有了學生身份,沒有了每天一同吃飯消夜攪活動的同學.然後努力透過一份工作建立一個身份.這次,是自己把一切都放開,銀包裏只需一張月票一張身份証,過著的是學生生活,身邊的朋友都是十多二十歲的年青人.連自己也感染到那份氣息.也難怪別人說看起來較出發時年輕一點,心態改變不可話沒有關係.
回來後,不是plug-and-play,也許身邊的圈子都慣了沒有這個人.自己亦有一套消磨一個人時間的方法.只有放輕步伐慢慢來.而工作,幸運地找到跟離港前差不多的工作,不過,就是覺得不一樣.是還沒累積壓力,是價值觀變了,都有可能.肯定的是不想像從前那樣長時間工作.間中會想起在名古屋的宿舍內看著的一片藍天.那片藍天是熟悉的,電腦上windows的那片藍天wallpaper,是陌生的.
Thursday, August 20, 2009
小創作:頭條
富是一個普通上班族.
就連煩惱都很普通.不過他消除煩惱的方法有點與別不同.甚至讓自己沾沾自喜,就是看報紙.
這是自中學時代的一個習慣.
跟普通年青人一樣,家裏總是每一兩天吵一場.未成年就是沒有權利去改變這個問題.不過,那一天中文科老師要他們閱報做報告.頭條是家庭暴力滅門慘劇.雖然報告中沒有寫,不過富那天睡得比平日好.就似有人幫他出了一口氣.
開始工作後,富在銀行工作.同事都覺得富很好人,又沒有脾氣.就算有甚麼不滿亦只是默默耕耘.當工作至夜深,富會拿出當天的報紙,單親家庭母親成車禍亡魂、隠形富婆一夜破產等,富邊笑邊將報導剪下來,似廣告裏拿著紅簿仔會綻放笑容的主角一樣.
富以為每天都會有這一個屬於自己的樂園.
那一天,報紙頭條是:「和諧-新聞審裁機制檢討中」因為報導比以前的更血腥,政府提出要收緊尺度.而還沒有待法案通過,富愛看的繪聲繪影報導和圖片已不再出現.變得只有單純的數據和基本資料.富在公司聽到同事在討論時起初不大相信,誰然同事們反應各異,但對他來說是晴天霹靂.
那天起,富如常的工作,不過負面情緒每天在累積.富一個人留下來加班時,滿腦子都在想著白天的工作中誰得失過他,是誰讓他活得這樣不快樂.他渴望能看到別人的不幸,特別是他的同事上司.終於他決定要行動.
之後某天的頭條,「毒三文治殺五人 疑兇含笑落網」當然,是沒有詳細形容和圖片的.
後記: 昨天看到青年自製炸彈的新聞,發覺富並不怎樣特別
就連煩惱都很普通.不過他消除煩惱的方法有點與別不同.甚至讓自己沾沾自喜,就是看報紙.
這是自中學時代的一個習慣.
跟普通年青人一樣,家裏總是每一兩天吵一場.未成年就是沒有權利去改變這個問題.不過,那一天中文科老師要他們閱報做報告.頭條是家庭暴力滅門慘劇.雖然報告中沒有寫,不過富那天睡得比平日好.就似有人幫他出了一口氣.
開始工作後,富在銀行工作.同事都覺得富很好人,又沒有脾氣.就算有甚麼不滿亦只是默默耕耘.當工作至夜深,富會拿出當天的報紙,單親家庭母親成車禍亡魂、隠形富婆一夜破產等,富邊笑邊將報導剪下來,似廣告裏拿著紅簿仔會綻放笑容的主角一樣.
富以為每天都會有這一個屬於自己的樂園.
那一天,報紙頭條是:「和諧-新聞審裁機制檢討中」因為報導比以前的更血腥,政府提出要收緊尺度.而還沒有待法案通過,富愛看的繪聲繪影報導和圖片已不再出現.變得只有單純的數據和基本資料.富在公司聽到同事在討論時起初不大相信,誰然同事們反應各異,但對他來說是晴天霹靂.
那天起,富如常的工作,不過負面情緒每天在累積.富一個人留下來加班時,滿腦子都在想著白天的工作中誰得失過他,是誰讓他活得這樣不快樂.他渴望能看到別人的不幸,特別是他的同事上司.終於他決定要行動.
之後某天的頭條,「毒三文治殺五人 疑兇含笑落網」當然,是沒有詳細形容和圖片的.
後記: 昨天看到青年自製炸彈的新聞,發覺富並不怎樣特別
Tuesday, August 18, 2009
Peru: Nasca - lines
第一次坐小型飛機.
Nasca Line,就是要從高空才可以看到.有點像看奧運開幕禮的千人操.也因為這樣,其中的圖案中間有汽車痕跡.
幸運地坐在機師旁,有270度景.手上拿著地圖,聽著機師介紹.這邊是鯨魚.
這邊外星人.

十多個Nasca lines,約20分鐘的行程一瞬間過去.當看到附近的貨車只有不到外星人眼睛這樣大時才發覺古時能畫出這樣大的圖案有點不可思議.怪不得有傳這些是外星人的傑作.
原來近距離看一樣震撼.Nasca市郊有一座塔,可以在4樓高的距離看一個較少的Nasca Line,這樣看,它顯得更大.
不過,怎樣也好,要耐熱先可以去,因為這裏不下雨.也因這樣Nasca Lines才保得住.
南美之旅的尾站在利馬.不過,經過各個城市後,利馬反而變得有點平凡.而這裏的南美之旅也告一段落.若要數當中之最,當然是Machu Picchu、Calafate的冰川等.
Nasca Line,就是要從高空才可以看到.有點像看奧運開幕禮的千人操.也因為這樣,其中的圖案中間有汽車痕跡.
十多個Nasca lines,約20分鐘的行程一瞬間過去.當看到附近的貨車只有不到外星人眼睛這樣大時才發覺古時能畫出這樣大的圖案有點不可思議.怪不得有傳這些是外星人的傑作.
原來近距離看一樣震撼.Nasca市郊有一座塔,可以在4樓高的距離看一個較少的Nasca Line,這樣看,它顯得更大.
不過,怎樣也好,要耐熱先可以去,因為這裏不下雨.也因這樣Nasca Lines才保得住.
南美之旅的尾站在利馬.不過,經過各個城市後,利馬反而變得有點平凡.而這裏的南美之旅也告一段落.若要數當中之最,當然是Machu Picchu、Calafate的冰川等.
Saturday, August 15, 2009
Thursday, August 13, 2009
Peru: Cusco - Lapita
天空之城.
一路看相片都沒有太強烈感覺.出發前,算是知道有這樣一個地方,不過不知道在那裏,不知它長甚麼模樣.說不定到達時會是「完原係咁」的感覺.
當然,開始進入情緒是從訂車票開始.為了搭頭班車,訂了中價列車,來回盛惠千多港元.人家說秘魯物價低,我可沒有這感覺.或許是因為這是秘魯唯一鐵路.
6點多在市郊的車站出發.預約了接送,但車沒來.還好雞同鴨講的在清晨的街上找到的士.
火車物有所值.
跟Cusco市不同.列車到處都有印加標誌,紅陶泥餐具盛載的早餐,每一點都在營造氣氛.似坐狄士尼列車到樂園.當然,沿途的收費都似.
入場費比旅遊書寫的貴一倍.食物、車費.狄士尼收費.也像狄士尼一樣有餐廳和紀念品店.因曾聽過不能帶食物進內,所以偷偷帶了輕餐和水.幸好,並不是那回事.
入到「園內」,當然有「米老鼠」.
一路看相片都沒有太強烈感覺.出發前,算是知道有這樣一個地方,不過不知道在那裏,不知它長甚麼模樣.說不定到達時會是「完原係咁」的感覺.
當然,開始進入情緒是從訂車票開始.為了搭頭班車,訂了中價列車,來回盛惠千多港元.人家說秘魯物價低,我可沒有這感覺.或許是因為這是秘魯唯一鐵路.
6點多在市郊的車站出發.預約了接送,但車沒來.還好雞同鴨講的在清晨的街上找到的士.
火車物有所值.
入場費比旅遊書寫的貴一倍.食物、車費.狄士尼收費.也像狄士尼一樣有餐廳和紀念品店.因曾聽過不能帶食物進內,所以偷偷帶了輕餐和水.幸好,並不是那回事.
入到「園內」,當然有「米老鼠」.
Monday, August 10, 2009
Friday, August 07, 2009
Cusco: final destination is only 1 step ahead
跟大部份南美旅客一樣,重頭戲始於Cusco.因為他是到Machu Picchu(即香港人叫「天空之城」)必經之路.但其實他還有更多.因為,他曾是印加文明的中心.
碰巧是慶典前,廣場四周掛滿了代表印加的彩虹簱.
四周建築都是西班牙入侵後改建而成.有些直接在印加帝國建築上加建.而據說,幾十年前的一場地震,西班牙人所建的部份塌下來,而四邊牆身微向內傾的基礎則原風不動.
市內交通配套原始.只有的士和超載小巴.縱使旅遊書不建議大家參加本地團,但團還是滿滿的.而當然,唔夠時間睇主要景點不在話下,更被安排看不同的市場.動不動停30分鐘.十足當年參加平價國內團而要去齊珠海薰衣草園、桑菓園、蘆薈園...
碰巧是慶典前,廣場四周掛滿了代表印加的彩虹簱.
市內交通配套原始.只有的士和超載小巴.縱使旅遊書不建議大家參加本地團,但團還是滿滿的.而當然,唔夠時間睇主要景點不在話下,更被安排看不同的市場.動不動停30分鐘.十足當年參加平價國內團而要去齊珠海薰衣草園、桑菓園、蘆薈園...
Monday, August 03, 2009
Thursday, July 30, 2009
Peru: Lake Titikaka - 寄宿(2)
當地的生活很簡單,除了應酬我們這些遊客,就是織紀念品、晚上唱歌跳舞.
集合等待上山睇日落時,遇上這兩位小孩,起初見他們笑得天真爛漫,就毫無顧忌的跟他們拍照,扮攀鋼架.沒料到拍完一輪照片後較年輕的那位過來向我要錢...也著實是拍了不了,只好給一點錢讓他高興.
集合等待上山睇日落時,遇上這兩位小孩,起初見他們笑得天真爛漫,就毫無顧忌的跟他們拍照,扮攀鋼架.沒料到拍完一輪照片後較年輕的那位過來向我要錢...也著實是拍了不了,只好給一點錢讓他高興.
山只有三百米高,不過從海抜3800米出發,當地人就好輕鬆,我地就行兩行就要抖一抖.不過,值得喎.沿途邊看日落邊拍照,更留意到路邊的紡織物.其實是很漂亮,但想倒之前去旅行的紀念品都輪為「階下囚」,只有留個影就算.
當然,照片拍不出那氣氛.那360度都是海,有日落在一邊,染黃了的雪山在另一邊.
晚上是寄宿家庭帶我們參加一個類似土風舞晚會.講起那個家庭,起初見到是一個少婦來接我們,又聽導遊說很多丈夫離開後都沒回島上.還在想,情況真嚴重啊.原來她是屋主的女兒.而慶幸有她在.跟她,還可以用僅有的西班牙文單字溝通.而屋主則好像只會土話. 不過,簡單的溝通是無需言語的.
晚會參加者要穿上傳統服裝.當然,我們的是借的啊.而女生會穿得跟他們一樣.
所謂的舞,也似是土風舞.隨著音樂節奏而舞動.記得旅遊書會建議大家不要參加團.不過,對於西班牙文不通的人,有些簡單節目安排也不錯.
臨行前,寄宿家庭的女生作最後一次推銷,失敗後,沒趣的帶著我們回碼頭跟大隊匯合.直到,她收到我們的小小貼士.其實只是港幣30元左右,若對一個15歲左右的香港女生來說,該不是甚麼一回事.但她開心到綻放笑容,道謝又道謝.
Tuesday, July 28, 2009
我自己: 失而復得
感覺很好.
工作已回復從前的沈悶程度,就在一些會議中間,收到信用咭中心的電話. 正想告訴對方我正在忙的時候,對方說:
「先生之前報失o既信用咭,啱啱收到巴士公司話揾倒.」
太好了太好了.連聲道謝後便聯絡巴士公司.
事情是這樣的.這個銀包才用了幾個月,因是長形兼表面較滑,已在不同場合下掉了,幸好都有同行者發現.雖已心理上有所警惕,但無實際行動.結果,要出事的始終出事.
早兩天,下雨天,又剛運動完.又趕時間,又穿了較鬆的褲...總之,下車時沒發現.吃過飯,事隔近個半小時才突然想起.稍為混亂了一陣子便開始重組案情.「是在巴士上」,心裏想.連忙打電話到站頭確認.
「有的話車長會交回來,況且已過個多小時...」換言之,凶多吉少.
接下來的有點像身後事,報案,報失咭.在沒心情下必需要辨好這些事.因明天要上班,沒想太多就已睡覺.氣餒的是,裏頭有一些咭是一年前掉銀包後,最近才補領的.為甚麼會這樣大意.開始預約時補領時更煩.而就在這時,電話來了.
想起當初回來,找到工作,同樣覺得失而復得... 還好有這一次,想起其實有工作已不錯.
工作已回復從前的沈悶程度,就在一些會議中間,收到信用咭中心的電話. 正想告訴對方我正在忙的時候,對方說:
「先生之前報失o既信用咭,啱啱收到巴士公司話揾倒.」
太好了太好了.連聲道謝後便聯絡巴士公司.
事情是這樣的.這個銀包才用了幾個月,因是長形兼表面較滑,已在不同場合下掉了,幸好都有同行者發現.雖已心理上有所警惕,但無實際行動.結果,要出事的始終出事.
早兩天,下雨天,又剛運動完.又趕時間,又穿了較鬆的褲...總之,下車時沒發現.吃過飯,事隔近個半小時才突然想起.稍為混亂了一陣子便開始重組案情.「是在巴士上」,心裏想.連忙打電話到站頭確認.
「有的話車長會交回來,況且已過個多小時...」換言之,凶多吉少.
接下來的有點像身後事,報案,報失咭.在沒心情下必需要辨好這些事.因明天要上班,沒想太多就已睡覺.氣餒的是,裏頭有一些咭是一年前掉銀包後,最近才補領的.為甚麼會這樣大意.開始預約時補領時更煩.而就在這時,電話來了.
想起當初回來,找到工作,同樣覺得失而復得... 還好有這一次,想起其實有工作已不錯.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