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rch 17, 2014

香港人:真人圖書館 之 新香港人(二)

近年有不少人認為新移民來「攤大手板」。
來港十年的美美讓我看到另一個可能。 

亞美不一樣,美美可以說是早一輩新來港媽媽。 美美來港十年,直到三年前,還是過著雙程証生活。就是,不能工作,每三個月要回鄉繼証。留在香港,起初是為了孩子的教育。

有人選擇讓日子白過,埋怨別人岐視,美美則選擇做義工。算是讓時間易過點也好,在陌生環境交朋友也好。美美一直堅持到,今天她的角色改變了,幫助新一輩新來港婦女適應生活,心態很簡單,「人地幫我,我幫番人」。有點只能在粵語長片「難兄難弟」找到的精神。

聽來美美的故事很順利。而其實她的故事曲折之處並非在香港,而是在內地。 

單程証審批機制對一般人來說似個迷。美美有個港人丈夫,七年前單程証巳審批,只是,美美丈夫恰巧離世。美美要照顧在港上學的孩子,別無選擇。當時她相信只要有錢總有門路,怎料那官員收過美美借來的一萬元後就調職了,而新上任的官員當然要美美「識做」,但對於當年月入一千元左右的美美,那來另一個一萬元,只好「慢慢」排隊。直到幾年前,在香港社工通知下發現單程証巳批出,急忙中趕回鄉下,向相關官員詢問。官員起初還指沒有那回事,但美美手上有香港社工的通知書副本,最後官員還是要幫美美辦手續。若不是社工通知,美美可能因為錯過取証時間而要重新申請。

關於亞美的故事
關於無家者的故事

Sunday, January 26, 2014

香港人:真人圖書館 之 新香港人

今期真人圖書館講的是新香港人,即內地來港新移民。

近日有關綜援的討論,若由資源角度出發,新移民似乎是問題源頭。
自己也會想,他們明知這裏生活比內地困難,幹嘛要來?

真人圖書館遇到來自廣州的亞美,不是深謀遠慮的來討香港資源的。

廣州是一個城市,生活其實還可以,只是因為命運安排,亞美逼不得巳來港。跟老公巳是過去式,不願多提,遺下的事實是,女兒在廣州沒有戶籍。

在內地沒有戶籍,十萬八萬的學校留位費對月入不到一千的她可說是天文數字,也別說每個月的學費。亞美受教育不多, 只望女兒透過教育可以向上流。她,就憑這一點希望來港。

持雙程証的她不能在港工作,沒有收入,沒有綜援,這幾年靠的,是教會和朋友不知能持續到何時的支援,窩居於深水埗。問到將來,亞美有一剎那茫然,迅即帶笑說不敢想。著實她,換了我是她,既然不能回頭,只能見步行步。

年少時在廣州看到外地民工隻身離鄉,亞美覺得他們很勇敢,沒想到現在為著女兒,自己也走著這有一日得一日的路。而這,是母親能為女兒做的事。

靠人過日子當然不好過。若果可以重來,還會帶著女兒來港嗎?
亞美會寧願留在廣州,有一個美滿家庭。若果真的可以選⋯⋯

有機會再講美美被內地公安留難的故事。

上一次經驗,是跟無家者對話

Friday, January 17, 2014

設計師群中的過氣IT人(十三):差好遠喎

你講得出左邊跟右邊紅色的分別嘛?

三、二、一 ⋯⋯
夠鐘。








是右邊的淺色少少,黃少少。

設計師對色彩較敏感。可憐對負責用這色板去做貨的同事,兩隻色睇黎一樣。
仲要諗法子叫工廠重新調色。

到底買這產品的顧客會在意嗎?


Monday, January 06, 2014

我自己:我的2013

世界變了。沒有日記,也沒有facebook上講太多,更沒有狗仔隊為我記録,卻也不自覺的在Instagram留下自己一年的足跡。 (也不得不小心!!)

發現的是:
當然,也有從照片看不到的。

好些時候,下班巳天黑,發現沒有甚麼值得分享的,然後一個星期如是,最後只能找舊照片懷緬。(還好,未至於是悼念自己的生活。哈哈!) 多少也給2014一點啓示。












Saturday, January 04, 2014

B觀點:坐上直升機的一刻

「為兩餐嘛!」
「為左仔女⋯⋯」
「為左層樓⋯⋯」
「唔係仲可以做咩⋯⋯」

總有好多理由,不願離開目前可能是安穏生活。
這些都是實際的理由。

有點像電影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的Walter,直到他為了一張底片而衝上一架由醉酒佬駕駛的直升機前一刻。從那一刻,他不再一舊雲。而我們也可能要找自己坐直升機的一刻。

是怎樣一回事?自己去睇吓啦

p.s. 不要因為戲的中文譯名而將這當一部C級片

Friday, January 03, 2014

B觀點:新年快樂

為甚麼元旦要講「新年快樂」?

其實元旦跟平日一樣,有24小時,天氣不一定會好,不一定會平安無事,不一定會有愛你的人在身旁。假若你選擇不去知道,元旦跟每一天都一樣,沒有特別意思。

而特別是在於,你決定在新年選擇給自己一個希望。然後帶著那份好心情去過那一天。有點似小時気,開學前會有期待。

既然這樣,不嫌老土,祝你「新年快樂」。


Monday, December 23, 2013

B觀點:發現



早陣子朋友在面書說我們的城市給自由行霸佔了,我們到底能做甚麼。
若說的是「我們的」油尖旺,那麼,讓給他們好了,我們可以有別的。

就像我眼前的觀塘海旁。沒有穿流不息的人群,沒有堆砌的聖誕氣氛。有一家大小的歡笑聲,有在草坪上彈木結他的,有似「狂舞派」般跳舞的,有在公園綁滿氣球攪一個生日派對的。或許,因為沒有了油尖旺,我們發現了更多。

Saturday, November 02, 2013

我自己:芒草地氈

天陰、大風、滿山黃草地。
朋友說,也許有點像蘇格蘭,當年英國人選擇在這裏建立營舍。

大嶼山的大東山,秋天滿山芒草,草長及腰,走路時被草輕撫著小腿,有點像磨擦著地氈。跟大自然很貼近。

若錯過了,明年秋天大東山見。


Tuesday, October 01, 2013

香港人:緑屋緑州

覺得灣仔緑屋是城市緑州。


香港土地貴,推倒重來比保留更易更賺錢。難得當局排除萬難,須知要符合現代建築條例不簡單,比如要讓坐輪椅人仕進出,在現有架構上建電梯已是一大難題。今天見到的緑屋,有人說面目全非,但幾近一磚一瓦都保留下來,加強結構,著實欣賞這份心意。


走進現在叫「動漫基地」的緑屋,可以幻想當年的光景。當中的庭園更是煩囂中的一口新鮮空氣。 

現正展覽的,是八九十年代叱咤風雲的「風雲」。展期到十月十四日。




Friday, September 27, 2013

香港人:郊野近在咫尺

正如早前Monocle形容 ,香港是一個在市中心有行山徑的都會。


就像離油塘30分鐘船程的東龍島

沒有商場,沒有地鐵,(好像)沒有自由行。

可以行山,可以游水,可以露營,可以攀石。最重要係,可以開開心心過一日。

Sunday, September 22, 2013

B觀點:別縐眉


週圍望下,無時無刻都有人提住你。

Friday, September 13, 2013

B觀點:自然法則

黃子華楝篤笑講到自然法則。看到近年的經濟情況,覺得不能再認同。

香港樓價貴已不是新聞,一萬蚊在市區買不到一尺。記得有朋友在結婚初期要分開住,只因唔想浪費租樓,快啲儲夠首期。食物在通脹下亦加價兼縮水。义燒飯由廿多元變三十多元,麥當當無加價但啲飽越來越細個。同樣價錢分分鐘食唔飽。

但,或者呢啲就係自然法則。

記得早前有新聞,只因温室效應,海水含氧量減少,令魚類變少。我地啲食物變少,或者會令我地下一代變細粒啲,住蚊型房都覺得大間啲!


Sunday, August 18, 2013

我自己:自由人

lunch時常「與CEO對話」。轉頭又有「CEO」們幫忙做artwork、影相。事實上,有十多個「CEO」長期在公司包圍我。所謂「CEO」,是自僱的「自由人」(freelancer)

從前打工希望揾間大公司俾心機做。依家,你肯公司都未必肯。公司希望經濟波動時更靈活,於是僱傭關係也變得更實際。自己也在類似情況下做過「自由人」。父母會話:「正正經經揾份工啦!」,但我呢一代未必咁諗。

做「自由人」,好處是多勞多得。也有freelancer生活至上,六點鐘就閃。總之,壓力bye bye。有freelancer就是不喜歡人事關係做了七年多freelancer。因為他們的工作長做長有,叫我們這些長工羨慕不已。說不定香港將來會像日本一樣,好一些年青人都是freeter(フリーター)。儲夠錢就做自己想做o既事。我估,回果俾我亞婆o個輩,一定話「點解後生仔咁」。

對於星期天還在OT的我,只好同自己講,Freefree,到最後睇自己。心態上freeOK吖。

p.s.
CEO – 只是「自由人」們戲稱。沒有股份制的公司不會有CEO,只有老闆。

Sunday, August 04, 2013

香港人:Anita

香港文化博物館正在舉行劉培基作品展。看罷,希望將來會有一個梅艷芳展。

除了劉培基的時裝創作外,展館的一半以上是關於梅艷芳和華星歌手的。梅艷芳是他唯一承認做過形象設計的藝人。看著唱片封套,想起自己成長的年代。

正如她某次得奬說,百變梅艷芳是因為劉培基的才華才出現。看著妖女、紅唇烈焰的服裝、到她在最後演唱會嫁給舞台的婚紗,可以看到劉培基在設計梅艷芳形象上的演化。總之愈見奢華。


展覽中播放著她演唱會片段,聽到身旁的女生們的對話
「其實佢當時都好病。」
「係呀,都仲撐得住,幾咁靚!」
「不過揾埋都係俾梅媽」

她在舞台上固然有魅力,她真實的故事也比別人來得不尋常。
聽著她的孤身走我路 ,想著她經歷過的,也難怪她唱歌時似有點感傷。

若果能更完整的紀錄的一個展覽,會更好。





Saturday, July 13, 2013

B觀點: 麵

尋日有一間日本拉麵店在港開業,排頭位的早上五點到達。
不過,自問不會這樣等。

早前在朋友介紹下在中環吃了據說很好吃的,索價約80大元一碗,口味只是比別府稍好一點。


回頭諗一諗,幾年前50蚊已食到唔錯o既拉 麵,依家80蚊反而食行貨 ?
對比在旺區的清湯腩河,三十大洋,湯和牛腩都絶不比豬骨湯和日式义燒遜色。

若果不想大熱天等到發霉,不妨考慮下本地麵,加埋魚皮同可樂都有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