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October 23, 2012

嘆世界: 體驗不自由 - 三八線 (六)

在他們的地圖、天氣預告等,南北韓從來沒有分開過。雖因美國的而分裂,但終有一天會統一。

來到南北韓邊界--三八線,氣氛有點緊張。軍人駐守,不準隨處影相。就像這一張圖,經過時影沒有問題,回頭想再影已被喝止。


講解由軍人進行,再由北韓導遊翻譯。大概是關於北韓當年與美國以聯合國身份的談判。相信導遊也聽過那段故事上千次吧......


不看由事可,一看......南韓的大樓是玻璃幕牆的現代化大樓。
藍色的小屋的正中央放著一張談判桌,一邊是南韓,另一邊是北韓。



據說,現在已沒有南韓旅行團再出發到北韓了。原來早幾年有一個南韓人在邊界不離勸阻從北

韓走向南韓,結果給士兵射殺了......

話雖如此,第一次在北韓遇到賣店也在這裏...



Sunday, October 14, 2012

嘆世界: 體驗不自由 - 好好地被保護的遊客(五)


出發前看過明報記者訪朝經歷,他聽說從前不能離開酒店,但他走到酒店大門外拍照也沒有遇到阻撓。

也難怪人這樣想。雖然酒店位於市中心,可是他屹立在大同江上的一個島。住客都被安排住在二十多三十樓。而且,每一天的行程到於晚上六七點完成。



 也正因為如此,吃過了飯又無所事事,大家都在大堂逛,因擔心給朝鮮人阻止而沒有走出去。酒店門外有一個穿制服的人,猶豫了一下,向前走,走,走,成功了!立刻在門外拍照。

門外到酒店大閘有一段距離,原來有其他團友已在外邊,正在走回來。沿著大路走,閘外沒有街燈,閘前有兩個朝鮮人站著。有點心虛,截返。

看看錶,才八點多,加上好奇心作崇,若無其事的邊傾談的邊向漆黑走出去。然後,在月光下看到路,以為是護衛的人沒有阻止我們。走了十多分鐘,終於走到橋口。街上有很多人在月光下走路,也有一少部份在騎單車,那一個似在擺賣的人在路口。到底為何這麼多人要在這個時段在月光下走在馬路上?是否應該繼續走出去?單看服裝,不難發現我們是外人。沒有街燈的橋看不到另一邊,更看不到有沒有其他建築物,走出去,會否有危險?

Wednesday, October 10, 2012

嘆世界: 體驗不自由 - 神秘、好神秘的平壤之路(四)


雖然一河之隔,沒想到花了近三個鐘才過到對岸的新義州。

北韓邊境的效率有社會主義風味。約三百個旅客只開兩條隊,特別是行李檢查,有好幾個旅客要打開行李,將裏頭的小包包續一打開,遇上外語書藉更要經別的官員確認,才可過關,情況有點像八九十年代回鄉,怕帶了壹周刊而犯事一樣。 

新義州與平壤雖只相距二百多公里,但因只有一條軌,旅程中曾停下半個小時等反方向的車,足足花了五個多小時。

話雖如此,火車兩旁的景色可能是全北韓最美的。藍天白雲,兩旁為稻田和平房,偶爾有河流,沒有車,人煙稀少。只可惜火車上不准影相,你只能信我講的...... 這真是最值得影的風景。

終於抵達平壤的酒店已是黃昏。
 
遠處看到的三角形建築物,正是傳聞中興建了三十年還沒建好的酒店。

Sunday, September 23, 2012

嘆世界: 體驗不自由 - 不如天算(三)


以為只差一步就可以去到北韓。

早上八點鐘集合。但天還沒亮就已醒來,因為肚痛。
更麻煩是,今天會坐一整天的車到平壤。

說來也奇,丹東市的葯房像便利店一樣每一兩條街就有一間,服過點成葯便起行。

到車站時只見到旅行社職員一人,沒有其他團友。

原來,他跟我聯絡不上,因為颱風,政府禁止出團,雖然當時市內風平浪靜。


「要等幾耐?」
「就是這兩天不能出團」

兩天。
據說這是幾年來最接近的一個颱風。

這兩天要在丹東怎過?
難道在鴨綠江見過北韓就當自己去過嗎?
颱風會影響到有淹水而無法成行嗎?

只好滯留。

多得這個颱風,不用在近八小時的車程上與厠所為伴。
也不知多少年沒有試過,除了吃和拉甚麼也不做。 (又確實沒有力氣做其他的)

回想起來,該是因為吃過冷餛飩。


當時還有四五個食客點了這個,他們的肚子都還好吧......
於是,這兩天吃了一年份的家鄉雞。至少,不會吃到拉肚子。

後記:據說有些早兩天出發的,因為天氣關係,在平壤只能留在酒店,第四天就被送返丹東。還好丹東的酒店有電影台....

Wednesday, September 19, 2012

嘆世界: 體驗不自由 - 北韓的香港(二)

說丹東是北韓的香港?不為過。

明明在中國,有點似韓國主題公園。旅館、街邊燒烤、韓式冷麵、韓國用品隨處可見。無錯,主要都係南韓食品,也難怪,都唔知北韓有咩出口。北韓紀念品就只有鈔票、郵票、煙。

重點項目是鴨綠江。對岸便是北韓的經濟特區新義州。到步當然是跑去看對岸的風景。
河的一邊點亮著霓虹燈和二十多層的高樓大廈,另一邊只看到疏落的煙囪,夜裏沒有燈。連繫著兩岸的大穚,白天乘載著一輛又一輛由中國運送物資到北韓的貨車,支持著對岸。


穚的旁邊有一座斷橋,當年美軍為阻中國援助北韓而炸毀近北韓的部份。
現在成為一個遙望台。對於不能入境的南韓人,他們只能在橋用望遠鏡窺看。公司的南韓同事也說,相信自己可能這輩子都不能到朝鮮旅行。又或是入境後一世滯留......


第一次遇到北韓人是在酒店的電梯。

三個男人,兩個都是白恤衫黑西褲。有點樸素的生意人樣,沉默。若不是他胸前的章,確實很難把他們認出來。


丹東也有她有趣的地方。如,虎山長城。

離市區不到三十分鐘車程,雖不如八達嶺段般有氣勢,但勝在遊人不多,中段斗斜有難度,而且不用走回頭路,頂峰更可眺望北韓。


城市本身因受日本影響,有點似北海道的以數字為街道命名,如六緯路,七經街。六緯路,十緯路的兩旁有好一段種著銀杏樹,緩緩上山的路有函館市影子。

Thursday, September 13, 2012

嘆世界: 體驗不自由 - 準備(一)

雖然互聯網年代似乎甚麼資訊都可以找到,但對於北韓,我的「常識」幾乎等於零。

早前看過<<我們最幸福>>,對呢個放在時間錦囊的國家很有興趣。最理想當然是自由行的親眼去看一遍,跟他們傾偈。不過原來,只可以透過旅行團辨簽証,個人遊?說不定我有生之年都冇機會。

香港只有一家旅行社有團,並且只停平壤。大陸代辨則可選擇經北京坐飛機,或者丹東坐火車。雖然隔山買牛,起初都猶豫,不過可以轉機玩埋上海,最後決定去丹東。(而事後發現當地人比起南方人老實。)

旅行社在出發前提我們的有:
一、不能帶電話,上網用品
二、不能帶長鏡頭相機(120mm以上)
三、不能帶有韓文的書
四、不能帶收音機,mp3
五、入境時要帶錶
六、八九月入境的旅客,一定要觀看阿里郎

在別的國家不可能有一定要看的節目罷。另外亦聽過,旅客到平壤後第一步是要向金日成像獻花。

另一怪事,某天返工時收到北韓駐港領事電話,確認我真係去北韓,响咩公司做。唔通怕其他人用我個名去?若果,有多幾個人去,佢都好唔得閒喎。

Sunday, August 05, 2012

設計師群中的過氣IT人(十二):好難揀

"It's a tough choice" 

記得多年前看<<穿prada的惡魔>>時,其中一個Stylist拿著兩條顏色幾乎一樣的皮帶,苦惱的問其他人意見。沒想到會在工作上遇上。


起初,做了右邊的紅色。
市場部的要一個「紅色一點」的,於是,再做中間那一個紅色一點的樣板。
送到去要負責銷售的國家後,他們覺得那紅色不夠鮮,於是,再做了左邊的一個。

雖然說是我們負責設計,但每個人都對顏色有意見。他們會說:「市場不喜歡這個顏色,不會賣得好」,似乎市場是一個人。

經過兩個多月的電郵來往,結果還是沒有決定。

不過,現在一看,若不是並排一起,三個顏色的分別看得出嗎?

Wednesday, July 25, 2012

香港一個窿:懶麵

自己住,一切從簡。可以懶,可以慳時間。

直到最近為止,在家裏吃的正餐一定是熱食,冷盤從沒有出現過。

當年在北海道住過兩個星期,幫忙過煮不同的東西,當中包括泠烏冬。


做法很簡單,把冷烏冬(ざるうどん)用滾水煮好,用冷水冷卻,將烏冬一小箸一小箸的攤開在筲箕上(就是日文的ざる)。然後準備醬料如薑茸、葱花、芥辣、醬油、紫菜等。做好之後,吃多少夾多少。而因為夏天,可以將剩下來放入雪櫃,隔日由雪櫃攞出黎就好以即刻食。

第一次自己煮,原來都OK。不會介意沒有「飯氣」,反而覺得這樣好爽。確實唔難煮,仲可以食足兩三餐。

Sunday, May 20, 2012

香港人:真人圖書館

第一次跟露宿者接觸和板間房單親家庭,比想像的來得更真實。

主辨機構稱為「無家者」的真人圖書們告訴我:

年約60的街頭露宿者
「住左响度七八年......平日咪坐响公園度囉。」

「要飲水,咪去美沙酮o個度飲」

「以前跟老母煮飯俾人食。 」
(「咁跟住有有做過咩?」)
「......」

「派到去新界咁遠(指公屋)... 個邊又唔識人......」



約三十多的單親媽咪
「帶住兩個(小朋友),都係到最近先敢出街。」

「試過追個仔唔切,俾架車撞倒..... 好彩(架車)轉緊彎」

「一房一廳,都夠住呀。以前住仲細啦」

「派到去新界,有咩事邊個幫我睇住D細路」

「揾學校咪揾多D資源o個D...... 參加D唔駛錢o既班,敲擊樂佢學左一次冇興趣,不過手風琴佢就話好玩。」

「都有架。好似之前(仔女)話想買羽毛球,咪同佢話好貴,冇錢買。」
(「佢地唔扭計咩?」)
「又冇喎」

「其實我咩都俾唔倒佢地,咪盡量咩都帶佢地試下囉..... 之前第一次去社區中心借玩具」

「係呀,未著過o既款咪算新(衫)囉。佢地(仔女)都不知幾開心。」


年約三十多四十,於天橋露宿

「住左七八日。邊度近開工咪去邊度囉。」
「一來一回(屋企同工作地點),交通費好貴。」


「好下等o個D (工),清潔呀、地盤呀。夜更咪多D」
「搬搬抬抬o個D,我地邊有佢地(南亞人士)咁夠力呀... 有時收到電話咪問埋佢地(附近的露宿者)」

「經過咁多層(中介人),你話呢」 (「有冇試過揾長工?」)
「我地呢D人坐唔定」
「得個八千幾蚊,仲要等到月尾先有。寧願即日有幾百蚊」
 (「有冇試過攞綜援?」)
「都唔夠我打工多」

「真係好攰先瞓得著.....雖然瞓著左,但係都聽到(車聲)。好似D貨車呀咁」
,讓我直接的接觸他們。期待下次的活動。

我們每一組會帶一個小禮包給「真人圖書」。包括餅乾、支裝飲品、拉環罐頭和一張飯票。

探訪期間也有兩段關於食物的小插曲。

第一位真人圖書,收過小禮包後,急不及待的先消耗了餅乾,似乎很肚餓。(也許我們該一開始將禮包給他)

一位不是大會邀請的露宿者,在我們對話期間,在「真人圖書」的背包中拿去了餅乾。因而起了爭執。

就在我們為了寬頻不再無限上網而煩惱時,我們身邊的人正在為一塊餅乾而爭執。

謝謝主辨的Human Library

Monday, April 30, 2012

嘆世界:逛逛名古屋(一)

雖然當地人都話自己係咩都冇(なにもない)。當然,名古屋已經被橫濱超越,淪為日本第四大城市,論大show或展覽唔夠東京多。不過,只要揀啱時間,小趣味都有唔少。

首先,當然要看他們的祭祀。除了某些奇趣祭,重點是感受一下熱鬧氣氛,一嚐動畫常看到的撈金魚和朱古力香蕉。
一月:熱田神宮初詣 (即我們的新年)
二月:奇趣的國分宮裸祭。男仕夠膽的話可參與其中。
三月:小牧市的豐年祭 (即陽具祭
四月:犬山祭,小鎮,有幾過戰爭而保留下來的犬山城。
五月:太閤祭,小小的一個地區祭。
十月:犬山祭,睇紅葉都好靚。

另外,一年四季都有啱,好似春天可以去睇櫻花。約四月初,名古屋城的護城河和城內都會開滿粉紅色的櫻花。

七月,可以去睇烟花。(佢地叫花火)中部最大花火大會响岐埠,離名古屋不到一個鐘。不過名古屋內的名古屋港亦都有得睇。講真就冇香港咁靚。不過,四周啲人著晒浴衣(可以當係輕便版和服),又有大排檔食下野,都幾好氣氛。

夏天到名古屋,仲可以去下夏日期間限定的Beer Garden。其實有啲似啤酒節,多數在大廈天台,露天,有啤酒女郎陪玩小遊戲(健康的)。

秋天,可以去犬山城睇紅葉。至於冬天嘛......名古屋一個鐘車程內就冇咩睇,下次講下遠啲有咩睇。




Sunday, April 22, 2012

嘆世界:柏林周未早餐

到柏林旅行,值得在周未吃個brunch。

Brunch有好多款,西班牙、土耳其,各適其適。不到10歐羅可以任食,最實惠的去試最多的當地菜。味道嘛,其實OK。

當天,當地朋友才第二次到這家在他樓下的店。多年來的第二次。也難怪,通常也是一家大細或是一大班朋友。而且一早起來吃得多的人不多。不過,若是當食晏的話?


到過一兩家,環境都舒適,基本上坐幾耐都OK。只是飲料另計。

Hea吓Hea吓,有點像我們星期天會去飲茶。


Tuesday, April 17, 2012

香港人:內有...

同樣係睇舖,會咁寫嘅人應該返得開心啲。

Monday, April 09, 2012

嘆世界:TaiO

大澳變得跟早幾年不一樣。當中,由前警局變身的酒店更是一絕。

百年的英式建築屹立於小山坡上,眼前的碼頭於九七年前是港英跟中國的分界線。建築物在被荒廢八年後得以恢復原貌。這裏,有口述歷史的導賞團,有難得的寧靜。

全天候的餐廳,一邊被樹木懷抱,一邊遠眺港灣與大澳大街,一邊享受蝦醬豬扒飽和蝦醬炒飯 ,悠閒得令人忘記時間。而且,價錢不比中環茶餐廳貴。

導賞要預約的
http://www.taioheritagehotel.com/eng/guidetour/guidetour.jsp

入住酒店的話
http://www.taioheritagehotel.com/eng/homepage/ShowGallery

Saturday, April 07, 2012

嘆世界:室內的梯田

第一次到柏林時,錯過了柏林管絃樂團。
再訪時雖然因時差而有點睏,但若不是節目精采,相信早已倒頭大睡。正如朋友說,第一次聽的曲不代表不悅耳。

除了他們的表演外,他們的演奏廳也很值得到訪。

演奏廳的創作靈感源自梯田。觀眾席是一片片的田,目的是讓360度的觀眾都看清楚表演者。

也因為這個概念,演奏廳外的樓梯縱橫交錯。
大樓不同大小的五角形組合而成,縱使是建於60年代,現在看起來還很潮。
至於建築嘛,有點像一個放大了很多的香港大會堂。想起來,今年是大會堂的五十週年,該是建於同一年代吧。

要看他們的表演,還可以網上看啊。

Wednesday, April 04, 2012

香港人:對自己好啲

週末五晚上九時多,她一個人在吃飯。

經過一星期辛勞,我們或會獎勵自己,吃得好一點。她,似乎已擠出最後的努力於工作上,機㭜地吃這頓飯。

相信有一個目的在背後撐著她吧。